海丰镇绷紧“平安弦”筑牢“安全堤”

梅陇镇派出挖掘机疏通运河。

5月10日20:00至5月14日08:00,海丰县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195.1毫米,最大累计降雨量282.8毫米。

为积极应对今年强度最强、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雨,海丰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冒着风雨,做好了应对工作。最严谨的态度、最踏实的作风、最严厉的责任。 防汛救灾工作。 基层党员干部加强隐患排查处置,进村入户实施群众转移安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他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暴风雨中上演了一幕幕温暖人心的场面。 救灾现场。

黄强镇

绷紧“安全绳”,构筑“安全堤”

黄强镇地处山区,极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黄强镇提前部署防汛备战工作,按照应急预案,成立3支一线防汛抢险队伍、19个村(社区)党支部迅速组建19支党员先锋队,全力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深入开展各项防洪工作进村入户。 同时,我们备足了救灾设备和防洪物资,共1艘橡皮艇、6000个编织袋、106件救生衣(圈)、4台应急救援机械设备、对讲机、雨衣、雨鞋、手电筒等都已就位。 备好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食品,一批临时救灾物资和应急备用机械。

该镇还广泛运用车载广播、“村环”等方式加强对本次强降雨过程的宣传,并利用微信、短信、善美村居等线上客户端宣传防洪减灾知识和科普和预警信息。 与此同时,各党支部的党员和志愿者迅速开展“敲门行动”。 东坑村五保户易忠的房子很旧。 大暴雨来临前,东坑村的党员和志愿者来到他家了解情况。 他们告诉他,大雨即将来临,并劝说他暂时搬到哥哥家去。 起初他不愿意走,但经过多方劝说,他才同意搬走。 据统计,全镇共有538名党员干部奔赴一线,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他们实现了“村、组、户、个人”四个层面共同努力,防范汛期事故。

城东镇

全体工作人员坚持检查巡查到位

城东镇把防洪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防洪救灾的强大工作优势,筑牢保障生命的坚强战斗堡垒。

高层重视、科学部署。 强降雨发生前,该镇及时通报气象情况,安排部署防洪工作,落实地方防洪责任。 要求防汛工作必须思想自觉、责任担当、预测预警、风险防控、纪律严明。 。

全面排查,狠抓落实。 接到上级防汛工作部署后,城东镇河中村“两委”及驻地工作组干部当场转变为防汛应急党员先锋队,使全体成员坚守岗位,坚守岗位,进村入户做好工作。 我们将全力以赴参与防汛工作,包括排查汛期房屋隐患。 河中村党支部书记郑伟堂说:“做事要有颜值,要有干劲,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

加强检查,不留盲区。 接到通知后,明园村驻地干部陈泽硕立即开始与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排查汛期房屋隐患。 调查中发现,有一个家庭,家里只有两名老人。 一旦遇到强降雨,周围缺乏人员救助,很容易引发危险。 根据防洪要求,工作人员耐心劝说老人,在征得老人同意后,将两名老人转移至村内防洪安置点。

屏东镇

排查隐患科学防洪

面对洪情,镇县领导和屏东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指挥、提前研判,确保集中力量、科学防洪。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屏东镇出动845名干部、民兵、志愿者,检查山塘水库15处、在建工地2处、洼地5处、老旧房屋75处,排查隐患25处,设立临时安置点11处。 人群中有49人。

做好紧急救援准备。 全镇成立应急救援队伍11支,共108人。 他们准备了7000个编织袋、300件救生衣、300个救生圈、铲子、沙石、尼龙绳、手电筒、雨衣雨靴等物资。 矿泉水和面包也都准备好了。 、方便面等食品和一批临时救灾物资。

严格的值班制度。 随着全市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启动,11日晚,该镇立即召集11个小组108人进行战前动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主力党政领导要带头值班,全体班子成员会同驻村工作组深入一线村庄开展排查、转移、值班工作。

公平镇

海丰镇绷紧“平安弦”筑牢“安全堤”

加强演练,准备充足物资

根据市、县防汛工作部署,甘河镇狠抓“六增援”,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值班值班,筑牢安全底线。 镇、村组三级都落实了领导,专人24小时值班。 他们密切关注降雨情况,确保所有人员待命,确保时刻处于应急准备状态。 全体党员干部挨家挨户排查低收入户、五保户、危房户、洼地户等重点群体,切实完成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转移安置65人,全面落实安置责任制,做到“能翻就翻”。

加强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 该乡加强了城市内涝点、市政井盖、在建工程、户外广告等重点区域隐患排查; 农村加强建房堑坡、地质灾害点、山体滑坡、泥砖房等重点区域隐患排查。 同时,加强近山、近水、近村灾害风险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该镇已出动检查人员459人次,检查建筑物4000余栋,现场整改隐患34处。 还排查了7个城市内涝易发点、10个地质灾害点,均得到及时处置。

强化物质保障,构筑安全坚实后盾。 镇上精心储备救援装备和应急物资,准备了冲锋舟3艘、无人机3架、编织袋5000个、铲子42把、锄头45个、簸箕40个、镐36把、救生衣50件、带绳救生圈20个、安全帽50个、雨衣250件、提供了150双水鞋、174个手电筒、30把沙铲、2000米麻绳、40台起钉器、10台救援机械设备、其他防洪物资和一批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应急食品,确保防洪材料充足、到位。

加强宣传演练,筑牢安全屏障。 该镇通过户外LED屏、微信、镇村干部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公众预警宣传。 不间断播放县里录制的防洪宣传音频。 累计转发消息8000余条,滚动播放视频100余条。 次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提高群众主动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加强演练演练。 12日下午,组织执法队、消防队、民兵、卫生院、村“两委”干部、驻守工作组、参演群众进行防汛抢险转移、疏散安置演练,全方位模拟险情报告、转移工作现场部署、鸣锣预警、喇叭播报转移信息、水上救援等多个场景,进一步完善了防汛工作机制,规范了应急处置流程,提高了基层应急指挥和保障能力。救援能力。

海城镇

党建引领、压实责任

海城镇强化镇、村、组三级“三防”责任,尽快进入防汛应急状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党建应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作用。 该镇严格落实“镇领导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的对接制度,使全县驻村工作人员、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镇属各单位各部门、党员各村(社区)干部到场。 已到位党员干部425人。

“党建调研”强化突发事件委员会的防范职能。 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重点区域进行复巡复排,实时关注5座小(二级)水库、7座水电站的降雨情况和库容变化情况。 目前,该镇已排查在建项目7个、地质灾害3处、边坡施工工地5处、内涝低洼黑点7处、重点旅游景区3处、学校22所、工矿企业3处、地下车库等。 乡镇17处、494间旧房。

“党建服务”彰显了党员志愿者队伍的服务使命。 该镇组建了24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内涝点、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地区走访群众,对低洼居民、留守儿童、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进行访谈、孕妇、该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 经进一步排查对接,人员及时转移。 共转移332人。 安置点配备了床被、饮用水、方便面等应急物资,保障转移群众的生活必需品。 安排了医生、护士和急救箱,确保转运人员的生命安全。

赤坑镇

打好第一步,掌握好主动权

赤坑镇党委、政府始终绷紧安全绳,超前部署防汛备灾工作,坚持党旗带头,迅速行动,密切关注洪情变化,加大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和避免洪水隐患。 准备2艘小橡皮艇、1艘橡皮艇、15000个编织袋、400平方米土工布(膜)、60件救生衣(圈)、8台挖掘机、6辆拖车等救援设备和应急救援物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命和财产。

救援队准备了应急船只和其他救灾设备。

该镇组织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广播喇叭、上门行动等宣传方式,及时传达极端天气信息,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村、村、村。家庭和人民。 同时,按照防汛“书记在现场”和“一线工作办法”要求,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一线指挥防暴雨工作,全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组深入各村(社区)开展前期防洪工作。 安全隐患排查;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对危房住户、水利工程、在建工程、户外广告、河道、低洼洪水易发区等重点场所开展安全隐患全面排查辖区内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带头行动,筑牢防洪屏障。

该镇还组织了22支“党员突击队”,设立了“党员先锋岗”,确保哪里有急、险、重的任务,共产党员就发挥作用,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疫情防控和防洪救灾第一线。 全镇共有315名党员干部参与排查,共搬迁独居老人、残疾人、老房低洼群众等84人,排查风险隐患点18个进行了调查和管理。

汕尾日报记者 洪继荣 通讯员 曾国明 钟金峰